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行业新闻

虎林市入选2023年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

发布时间: 2024-03-04 16:49:55 |   作者: 华体会官方网站app

  黑龙江网讯(于晓霞 李忠国 记者 佟宪鹏)1月11日,农业农村部公布2023年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全国共47个地区入选,虎林市作为黑龙江省两个入选城市之一榜上有名。近年来,虎林市坚持生产生态发展,积极探索农业绿色技术模式、政策机制,围绕统筹农业稳产高产与绿色发展,通过“保供给、重建设、强科技、抓衔接”等多项措施,因地制宜落实绿色发展,加强耕地保护,全力提升耕地质量,充分激发耕地产能,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当好国家最稳固、最可靠、最坚实的“大粮仓”做出了虎林贡献。

  虎林市坚持保供给,粮食产量稳步增长。近年来,虎林市积极引导农民适应市场需求,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发展高产优质作物,扩大粮食生产总量,提高粮食质量。以扩种大豆为重点,优化粮食种植结构。依照国家“稳粮、增豆”的总目标,通过落实种植者补贴、轮作补贴、大垄密植补贴等政策,引导农民扩种大豆70.54万亩,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指标。以粮食高产创建为重点,提高高产田比重。虎林市连续5年实施全国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落实水稻高质高效示范区面积达到55万亩,示范基地水稻平均亩产比普通地块增产10%。以发展绿色食品为重点,提升粮食产品质量。坚持把粮食标准化生产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修订完善了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和农业投入品管理制度,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农产品品质。

  虎林市坚持重建设,生产能力持续提升。虎林市通过慢慢地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实现稳产高产奠定了基础。兴建水利工程。整合黑土地保护利用、秸秆综合利用、高标准农田、产粮大县等项目资金 3.2 亿元,加强了示范园区水源设施、灌排沟渠、道路桥涵、农田林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累计维修农田路931千米、渠道清淤564千米、治理侵蚀沟55条,改造高标准农田116万亩,水田格田化改造40.5万亩,全市农田基本实现成方连片、土地平整、道路联网、渠系配套、灌排畅通的标准化良田。完善科学技术保障。围绕生产效能提升,集成组装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装备,累计建成“互联网+农业”高标准示范基地28个,其中省级样板基地12个,每个园区建有农业环境监控、农田作业视频监控、病虫害在线监测、测土配方施肥信息查询和专家咨询系统,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可视、农产品全程可追溯。加强黑土地保护。全面落实黑土耕地田长制工作机制,建立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28.3万亩,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224万亩以上,节药喷头15336套,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451余吨,落实耕地轮作102万亩次,通过实施秸秆全量还田、施用有机粪肥等措施,持续提升耕地质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

  虎林市坚持强科技,发展活力充分释放。虎林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发挥科技服务对提高粮食产能的关键性作用,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增长。完善服务体系。实施了百名农业科学技术人员承包农业园区和科技示范户活动,开通农技服务热线、植物专家门诊,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获得广泛应用,农技服务实现全覆盖。推广先进的技术。依托高素质农民培训,聘请省级专家,采取集中办班、视频讲座等多种形式,重点推广大豆大垄密植、水稻侧深施肥、玉米分层施肥等先进的技术,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均达100%。强化科学技术示范。实施垦地合作共建,建立农业示范园区 12 个,推广龙垦2021、迪卡1220、垦农34等水稻、玉米、大豆高产种植品种,开展玉米、大豆品种对比试验、肥力对比试验和高产种植竞赛,采用大垄密植、精量点播、分层施肥、全生育期“四精两管”等技术措施,不断的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共建水稻智能催芽室2个,为1000余户农户提供催芽服务。

  虎林市坚持抓衔接,“三农”工作持续向好。虎林市始终把落实中央 1 号文件精神,作为粮食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加强领导,强化措施,营造了宽松的粮食生产环境。强化推进措施。实施粮食生产“一把手”工程,制定粮食安全考核方案,把各项任务、目标,落实到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各有关部门在明确责任的基础上,加强协调配合,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氛围。创新推进机制。积极引导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采用统一购置生产资料、统一生产技术标准、统一组织产品营销售卖,减少相关成本,减少投入,提高售价,促农增收。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881家,家庭农场7546家,规模经营土地面积150万亩,落实土地托管面积44万亩。加强金融支持。充分的发挥涉农银行在农村金融中的骨干作用,为粮食生产提供资金保障,2022 年向农村投放贷款 23.6 亿元。同时,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科学确定补贴品种,落实农业种植保险面积163万亩,逐步形成了粮食生产灾害风险防范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