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中心 > 水稻催芽器

共富路上的故事丨他带着乡亲们走在机械化栽种的大路上

时间: 2024-04-04 22:05:08 |   作者: 华体会官方网站app

产品介绍

      从一家小小的种植户,到带领乡亲们一起成立“马岙水稻育秧中心”,马岙乡贤孙舟恩义务为马岙街道所有水稻种植户提供育秧、供秧服务,把自己的成功经验丝毫没有保留地分享给乡亲,帮助种植户获得更好的收益。

      当地的种植户说,每次遇到种植方面的困难,他们总是第一时间想到“心亲侬”人大代表服务群众联络点,找孙舟恩寻求帮助。育秧中心就设在联络点不远处。

      如今,“马岙水稻育秧中心”被列入定海区农综改革项目。育秧中心通过推动种植户实施现代化、精细化管理技术,使当地的水稻亩产量大都增加10%以上,每亩种植成本降低200块钱左右,2020年1000亩水稻种植区,共节省本金近20万元。如今,马岙已实现水稻生产全机械化。

      3月1日,在马岙水稻育秧中心,记者看见工作人员正在清洗、整理秧排。孙舟恩说,马上要进入育苗期,他们要抓紧时间做好育苗前的所有准备工作。

      “我从小生长在农村,对于父辈的农业生产活动耳濡目染,自小对农业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但是当时,我看到我的父辈们还是采用原始的种植技术,面朝黄土背靠太阳,又辛苦收益又低。我想带动家人改变一下现有的作业方式,引入更多机械化的力量。”孙舟恩说,也可能是机械厂的工作经历让他这个念头更加强烈,“现在农业机械化应用越来越广,说不定都可以让机器人来代替人工。”

      2004年,带着全部家当,又向亲友借了几万元,孙舟恩承包了三亩(约2000平方米)土地,开始了他的农业创业。那年,他只有22岁。

      “舟山夏天多台风,这对西瓜种植影响特别大,一有不慎就会血本无归。”他说开头四五年确实挺难,“西瓜要么只长藤不长瓜,要么被大水淹没,不但没赚到钱,还受到了亲属和朋友的质疑。”

      随着经验的逐渐积累,孙舟恩有了自己的工人、技术,收成也一年比一年好,收入从一年五六万元增加到七八万元。

      “种了这么多年西瓜,每年没什么变化,长此以往,跟以前的农民没什么区别。”他开始反思。看到日本的大米可以放在城市最繁华的街道店辅里,甚至与一线奢侈品品牌为“邻”,日成交量能够在2000单以上,而且被米其林美食指南推荐时,孙舟恩心动了,他说,做农产品就要这样做出品牌,做高附加值。

      在台湾的一次农业考察中更坚定了他的想法:“那里的农场根本就不是农场,而是相当于一个旅游景点,适合休闲娱乐,人气也很旺,舟山为啥不可以呢?”

      “马岙最大的亮点就是海上河姆渡,在农业种植培养面积中,水稻占马岙农作物总面积很大一部分,那么我们可不可以拿水稻做文章?”他开始把目光投向马岙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那么就需要水稻产业化、风光化,先要有水稻育秧中心,培育出优质稻种。”

      “舟恩啊,这到底咋弄?我们几个年纪大了,不太懂新技术,又无经验,你给我们出出主意。”在马岙水稻育秧中心,几位水稻农户正围着孙舟恩,请他为水稻种植“问诊把脉”。

      这还得从2019年说起。那时候孙舟恩明显感觉到,传统的水稻产业种植技术与模式已经跟不上发展的脚步,水稻种植必须转型升级。

      俗话说“秧好半熟稻”,优质的秧苗是实现水稻高产稳产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所以他想成立水稻育秧中心。而要成立水稻育秧中心,就要先引进机器插秧。

      “当时插秧机器售价要近12万元一台,散户根本不敢入手。了解到几个种植大户也有购买意愿后,我就独自到宁波,找宁波区的总代理谈价格,最终每台便宜了1万元左右,购置了8台。”购买回来后,他手把手教种植户们使用机器,结束了马岙多年手工插秧的历史。

      孙舟恩和记者说,育苗技术前期需要大量资产金额的投入,而且流水线较长,需要多人操作,这对于马岙没有育苗经验的水稻种植户们来说,真的很难,谁都不敢先行试水。“明摆着前期要亏钱,谁也不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我当时预测了一下亏损额,大概在我经济承受范围以内,加上政府有一部分扶持,考虑再三后,决定先行试水。”

      2020年5月,依托舟山市定海区新青农果蔬专业合作社,孙舟恩自费30万元引入一台2YD-500种子催芽机、一套SYS-550C矢崎水稻育秧流水线等育苗设备,还建设播种车间、练苗场地,配备育秧硬盘、营养基质等,马岙水稻育秧中心正式成立了,单季育秧能力达1000亩。“只要是马岙街道的水稻种植户,不论规模大小,咱们提供育秧、供秧服务,还会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孙舟恩说得很笃定,“虽然从经济角度来说,我亏损了很多,毕竟这件事是不会回本的,但是从社会效益来看,我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了马岙的村民,我认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2021年11月,北马线沿线金灿灿的水稻随风舞动,长势十分喜人,收割机在稻田中穿梭,一派丰收景象。马岙的水稻种植户张友权和记者说:“去年从水稻育秧中心引进秧种后,水稻长势很好,抗虫能力变强,不像以前病害、虫害以及草害危害导致产量减少,我们家每亩水稻增收了100多公斤,收入增加不少,全靠舟恩。”

      近年来,孙舟恩还不断在农产品质量及差异化种植上下功夫,结合旅游、教育、科技等做起了“农业+”文章。

      他引进一种可以晚种、晚收的玉米品种,采摘时间可持续至秋冬季,收益比普通品种要高,吸引了周边不少农户前来询问。他不仅热心地介绍品种,还把自己的经验及种植方法无偿地教给大家;他有时还借助自己的销售平台,帮助周边农户销售优质农产品,使周边种植户有了更高的收益。

      “我种了30多年葡萄,每年到葡萄成熟季,就担心葡萄的销售问题,20亩的葡萄要卖掉也很不容易,舟山夏天台风又多,成熟期的葡萄最怕雨水,水分大容易裂果、腐烂,经常愁得晚上失眠。”马岙的葡萄种植户林彩月和记者说,后来多亏了孙舟恩,他利用互联网、团购等方式帮她一起销售葡萄,“卖了大概也有10年了,每年能帮我卖掉七八亩葡萄呢。”

      马岙街道种植户孙师傅在马岙街道承包了一块地,主要利用传统的模式销售果蔬,每每遇到同类型果蔬集中上市都会遭遇销售难。了解孙师傅的苦恼后,孙舟恩把自己采取电商等多元化方式扩大产品销售的方式教授给他,还结合孙师傅的真实的情况出了不少点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嘛。”孙舟恩说。

      孙舟恩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他还立足马岙实际,推动耕读文化与旅游文化、研学教育有机融合,以研学实践服务乡村振兴,以农旅融合助力共同富裕。为探索“农业+研学”,他在原有农业种植的基础上,打造出占地205亩(13.67公顷)的“心亲侬研学教育基地”,帮助孩子们亲身体验插秧、种花生、挖土豆、编草绳等农业活动。2021年,农场一共接待游客2.5万余人次,有力带动了马岙的旅游发展,同时,吸收了农场周边的闲散劳动力,促进了农村人口的就业。

      孙舟恩说,未来他还将不断做好自己的农业品牌,倾听周边群众呼声,明白他们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带动周边的农户增收致富。

      浓浓乡情报桑梓,致富不忘家乡人。在孙舟恩的带领下,水稻育秧中心被列入区级农综改革项目,通过现代化、精细化温室管理技术,提高育苗质量,为村民们带来可观的收益,谱写了一曲“致富不忘家乡人”的动人乐章。

      如今,慢慢的变多像孙舟恩这样的新乡贤,在发展自身事业的同时,开始主动肩负起为家乡谋发展、带乡亲共致富的重任,他们还热情参加基层社会治理、助推经济发展、培育乡风文明,让舟山在迈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收获了乡贤的智慧和力量。

      乡贤是推动乡村振兴、助推共同富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舟山全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市的过程中,乡贤具有无法替代的独特优势。

      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去年,全市共建成新乡贤馆8个,培育和树立新乡贤先进典型数名,能人贤士与家乡联系日益紧密。随着新乡贤回归活动深入开展,一批“新乡贤工作室”横空出世,在以贤引资兴产业、举贤和事化矛盾、聚贤兴文育新风等每个方面,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据统计,全市已确定新乡贤1500余人,他们回归乡里、反哺桑梓,带动村民致富,成为一股热潮,努力走出具有地方辨识度的乡贤助推共同富裕的路子,为舟山建设现代海洋城市注入新的智慧与力量。